暑湿的夏天,这个内外兼修的中成药家里必备|当前资讯

2023-04-27 03:54:52  来源:上洋中医宛医生

谷雨后的这段时间降雨量明显增多,再加上这炎热的天气,天地间宛然成为了一个天然的桑拿房,暑湿难耐,就好像蒸桑拿久了得到外面透透气一样。

中医看来,暑为阳邪。暑气通心,所以中暑后会见身热、心烦;暑热伤津,会出现口干;暑热又喜欢找上湿邪一起兴风作浪,影响水液代谢和膀胱气化,水液本该从小便走的却偏偏跑去肠道,引起呕吐、小便减少、腹泻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六一散

有个中成药虽然组方简单,却师出名门,叫六一散,出自金元四大家刘完素之手,载于《黄帝内经宣明论方》。

河洛数理中有这么一句话,天一生水,地六成之。所以六一散的别名也叫天水散。而六一反映的是方中两味中药的比例,滑石与甘草的比例为6:1,也就是配制此药的时候,用6份的滑石配上1份的甘草。

原文如下:滑石、甘草。研为细末,包煎,或温开水调下,一天2-3次。主治暑湿。身热烦渴,小便不利,或泄泻。

为什么这么简单的组方能治中暑呢?

这就得从用量最大的滑石说起,说起滑石这味药,生活中并不少见,宝宝常用的爽身粉里面就含有滑石粉,体操项目每次运动员上场前在手掌上扑的也是滑石粉。其目的就是起到润滑的作用,正如其名字一样丝滑,减少因摩擦对皮肤造成的损害。

滑石早在神农年代就已经作为中药使用,味甘,性寒,是暑湿的克星。很多人中暑都是在烈日底下,因为暑邪侵犯人体是从体表开始的,而中暑之后,毛孔都是闭塞不通的,就好像给一个高压锅加热一样,里面的压力急速加剧,温度骤升,如果这个时候能开一个孔,热量很快就会泄出去,滑石性寒入太阳经,走表而开腠理、毛孔,暑热随之消散。

六经之中,太阳行身之表。暑伤太阳,则气化失职,水谷不分。正常状态下,浊阴是通过小便排出的,中暑后小便不利,水湿只能返回肠道,要么逆流而上,恶心呕吐,要么顺流而下,大便水泻。而滑石能利水道,实大肠。水湿有了出路,自然不会乱窜。

所以清代名医柯韵伯这样评价六一散:滑石禀土冲和之气(矿物中药,且味甘,味甘入中土),能上清水源,下通水道,荡涤六腑之邪热,从小便而泻。甘草禀草中冲和之性,调和内外,止渴生津用以为佐,保元气而泻虚火,则五脏自和。

不难看出,驱除邪热是滑石的任务,而稳定军心就是甘草的工作,所以组方虽然只有两味药,也能做到内外兼修。

事实上六一散除了内服还可以外用,暑热天的时候,很多小孩婴儿身上都会长热痱,瘙痒厉害的时候会忍不住去挠,这个时候就可以用六一散局部外涂,效果很好。

暑热天保持皮肤干爽,可预防湿疹、痱子的发生。使用时在局部涂上一层,均匀抹平即可。

六一散有中成药,找不到的可以到药房按照比例打粉,密封保存。